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 
【报资讯】小青岛灯塔:青岛之缘起
来源: 二三里资讯      时间:2023-03-07 00:59:50

据青岛发布:


(相关资料图)

与栈桥近在咫尺的小青岛因形状如琴, 又被叫作琴岛,本是个独立的小岛。岛上精美清丽的白色灯塔由德国人在上世纪初建造,最初的功能是为进出青岛湾以及航行至此处的船只引路导航。远眺小青岛,山岩隽秀,林木蓊郁,红礁碧浪,绿树白塔,如一幅海上展开的自然画卷。

与陆地相连的小青岛,藏着青岛人太多的眷恋。 王 雷 摄

青岛之名由此而来

“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著名作家郑振铎称岛城十景之一的“琴屿飘灯”有如此之妙。该景即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最高处。小青岛灯塔形状为底宽上收的宝塔状,有基座。塔门北向,花岗石嵌券门。基座及二层均为八角形,白色花岗条石砌筑。塔内有30级石质螺旋楼梯。该灯塔始建于1903年,塔高16米,灯高32米,1914年德日战争期间被毁,1915年7月重建为白色八角形石塔。《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中记载:“初建时曾悬挂过绿式长明灯两盏,几经改进,成为现在的旋转式牛眼透镜,为德国制造。1997年更换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

德国强占胶澳后,小青岛这座海中孤屿被德人称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此时的青岛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浪漫又清新的地名成为这座城市的美丽标签。而青翠欲滴的小青岛,既是“青岛”二字的缘起,也仿佛是一个浓缩的迷你“青青之岛”。

有意思的是,青岛的别称为琴岛,其名也是因小青岛而来。因小青岛形似一把琴,又因这里海浪抚岸,有琴瑟之声,故称琴岛。琴岛是青岛文艺又特别的符号,也是青岛这座艺术之城、音乐之岛浑然天成的美誉。一些青岛的驰名商标,即以“琴岛”二字或者“琴”牌为名,其作为地域性的品牌,既有着浓郁的本土特色,又有着美好的品牌辨识度。

小青岛距海岸720米,海拔17.2米,面积1.2公顷。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琢下,渐与陆地分离,始成今日之形状。小青岛距东侧海岸370余米,上世纪40年代,小青岛修了堤坝才与内陆相连,更多人得以深入到美景天成的小青岛腹部。

1988年,小青岛被开辟为公园,并正式对外开放,全岛在栽植黑松的基础上,还栽有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开花的观赏植物。小青岛还是“青岛百合”这个地产物种的发源地。据说在德国人建造小青岛期间,这里曾有许多稀有的黄色百合花,盛开之时,芳香扑鼻,德国人称之为“青岛百合”。在小青岛地势较为平坦的南部有一个袖珍广场,广场中间立有一个目视海面的“琴女”雕塑。这座妩媚动人的雕像非常“上镜”,为小青岛增添了许多灵动之感。

浪漫的夜景打卡地

小青岛位于青岛前海一线,与栈桥毗邻又齐名,是游客到青岛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小青岛“琴屿飘灯”与栈桥“飞阁回澜”珠联璧合地托起了青岛前海明丽旖旎的风情。尤其从高空俯瞰,小青岛与栈桥美美与共,仿佛一帧“海上花开”的大美画卷。

前人有诗篇赞誉小青岛:“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领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岛如小螺,云鬟别有飘萧态,似向风情浴晚波。”小青岛的精彩所在,多集中在夜晚。每当夜幕低垂,小青岛灯影波光交相辉映,像一幅飘动的彩绸,和周围的七彩霓虹交织出一个流光溢彩的夜青岛。“琴屿飘灯”的美妙意蕴,正是出自小青岛的夜景。

夜晚,当城市睡着的时候,小青岛犹如天方夜谭里的海上皇宫,夜灯随如拥的涛声自由呼吸,闪烁的晶莹如同城市绵绵不绝的梦想。直到现在,尽管城市日新月异,夜色下的小青岛灯塔及周边灯光的倒影,映现在波光粼粼的海面所呈现的优美意境,依旧是青岛夜景的经典之一。

尤其在夏日,当恋人们甜蜜地漫步在小青岛,凝视着海天一色处的明月星辰,沉迷于那近乎完美的灯火,便会掉进一个不能自拔的浪漫仲夏夜。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标签: 德国_旅游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