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 
把大熊猫当“萌宠”?大熊猫需要这样的科学保护
来源: 京报网      时间:2023-08-01 16:31:29

眼下正值暑期,动物园的大熊猫成了大小朋友的“团宠”。对于国宝大熊猫的热爱,仿佛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从万众瞩目的“丫丫”、西直门三太子“萌兰”,到可爱爆棚的姐弟俩“和花”“和叶”,聚光灯下,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资料图)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研究员刘学锋表示,作为动物界的顶流,大熊猫收获了无可比拟的关注和宠爱,但不止于此,我们更应多了解一些关于现生大熊猫的种群知识,以及什么才是符合自然规律、有益种群繁衍的科学保护。

现存两个亚种似猫或似熊

“憨态可掬”现在基本成为了大熊猫的代名词。但是,如果你看到现生大熊猫的老祖先——始熊猫的复原图,怎么也不会将其与“憨态可掬”联系在一起的。

始熊猫生活在距今800万年前,曾与恐龙处于同一时期。那时候的始熊猫看上去像一只肥胖的犬,前臼齿有了食竹的雏形,其余的牙齿和杂食的熊类似;200万年前的小种大熊猫体型比始熊猫稍大,臼齿表现出很强的压碎力和碾磨力,已经完全适应食竹了;100多万年前,由小种大熊猫演化来的巴氏大熊猫,由于食物充足和具备了适应碾磨竹类的宽大臼齿和发达的内齿带,因此体型又在小种大熊猫的基础上增大了1/3,是大熊猫演化的鼎盛期。而从2万年前生存至今的现生大熊猫,由于受到气候因素和人类兴起的影响,生存空间和食物变少,头部颞肌和牙齿咀嚼面的褶皱相对减少,失去了巴氏大熊猫的强悍和凶猛,体型也缩小约1/8。

大熊猫的演化之路并不顺利,比如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枝,分布于欧洲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葛氏郊熊猫在中新世末期就已灭绝。而在我国,大熊猫的祖籍地为现今的云贵川三省,后一度扩散至大半个中国。

我国现生大熊猫是祖居山林的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的直系一脉相承演变下来的,主要分为两个亚种。一是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内多个山系的大熊猫指名亚种,即四川大熊猫;二是生活在秦岭山区内的大熊猫秦岭亚种,也就是秦岭大熊猫。这两个亚种由于受到地域限制,至少30万年没有发生过基因交流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导致它们的形态出现一些差异。相较而言,秦岭大熊猫头圆吻短似猫,四川大熊猫脸长吻突像熊。此外,秦岭大熊猫的胸部及腹部的毛色多为深棕色,通体棕色的大熊猫七仔就是一只秦岭大熊猫。

食竹既是退化也是进化

大熊猫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典范,其最重要的生存适应就是对食物的适应。为了吃竹子,大熊猫的付出可谓艰辛。

食肉目兽类腕部都有桡侧籽骨,唯有大熊猫的桡侧籽骨明显增大,充当第六指(也被称为“伪拇指”),可以形成对握来抓取竹子,对摄取竹子起到关键作用。虽然始熊猫的伪拇指化石显示出简单伸长的形态,但与现生大熊猫伪拇指末端向内急剧弯曲仍有很大差异,这种末端弯钩的形态才是适应摄竹行为的真正改变。

本来是肉食动物的大熊猫为什么转变了饮食习惯,爱上了竹子呢?研究发现,大熊猫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可帮助动物分解肉类中蛋白的消化酶编码基因(DPP4)和味觉受体蛋白质的编码基因(TAS1R1),这使得它们无法感知肉类氨基酸带来的美味。也就是说,竹子和肉的味道对于大熊猫来说并无差别。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改变使大熊猫彻底退出了与其它肉食动物的竞争,转而选择风险小、成本低的竹子为食(竹子几乎占到其食物构成的99%),偶尔才去捕猎鸟类和啮齿类动物。

从食肉到杂食,再到食草,大熊猫仍然保留着食肉动物的传统消化系统,即消化道短而直,没有发达的盲肠,不具有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酶。竹子虽是草本植物,但木质化程度较高,所以大熊猫的身体主动做出了一些调整,如口腔黏膜、食道中分布的黏液腺和肠道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等。黏液可以保护消化道不被粗糙尖锐的竹子损伤,丰富的肠壁绒毛可以扩大营养吸收面,而丰厚的小肠肌肉能够满足大熊猫“多吃快排”的要求,以克服竹子消化吸收难的问题。

2023年3月22日,四川阿坝,联合巡逻小队发现了新鲜的野生大熊猫粪便。

同时,大熊猫对竹种也很挑剔。研究显示,人工投喂的102个竹种中有97种被确认为可食竹种,而大熊猫喜欢采食的仅有20-30种。竹种间营养的差异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大熊猫表现出偏好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竹种,不太喜欢木质素含量高的竹种。

对于竹笋,大熊猫是来者不拒。春末夏初,竹笋的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竹叶,且适口性好、含水量高,因此野外大熊猫存在“撵笋”的现象,从低海拔吃笋一路吃到3500米海拔。它们拼命吃竹笋,每天多达50-60公斤,肠道中的丁酸梭菌也随之增加,以促进竹笋中粗纤维的降解消化,而丁酸梭菌的代谢物丁酸盐还能增加脂质生成。所以在吃笋的季节,大熊猫的体重往往会显著增加以积蓄能量,为繁育下一代做准备。

表象“萌”实质“猛”

大熊猫披着厚厚的黑白外衣,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搭配竖立在头顶的黑耳朵、圆滚滚的身体、短粗的黑色四肢,自带萌感,但其实这些都是演化赋予它的“盔甲”。

研究发现,大熊猫身体的白色是为了方便隐匿于雪地或阳光下,黑色则有助于隐藏在阴影中,从而不易被捕食者发现,黑眼圈和黑耳朵还可以用来恐吓捕食者。在其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猛兽的利爪、轻松碎竹的咬合力、一下拍死豺狼的掌力、11秒多的百米速度、站直可达一米八的身高。因此,大熊猫的真实内核是“猛”而不是“萌”。

2014年10月19日,陕西宝鸡,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内出来觅食的野生大熊猫。

网上流传的一些热门视频中,大熊猫连续打滚、疯狂晃树、惊险的坠落和从容的爬起,其实都是实力的体现。大熊猫四足行走,坐姿食竹,取食前又需要低头用嘴叼起,使其脊柱发生了特殊变化,柔韧性和弹性更好,所以能够做出卷起身体“打滚”、高空“坠落”等专属动作。大熊猫后背皮毛中的松泡髓质层囊泡比北极熊的更大更蓬松,既能保暖又能缓解坠落的冲击力,如同安全气垫,再加上皮下厚厚的脂肪,也许它摔跤真的不太痛。

总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熊猫的“萌”只是表象,“猛”才是实质。接二连三的大熊猫伤人事件应该使人警醒,不要妄图与动物园内的大熊猫亲密接触,毕竟,被称为“北动保安队长”的“古古”真不是好惹的。

当前,如何饲养管理大熊猫备受关注,但如果大家期望把大熊猫当作“萌宠”来饲养是坚决不可取的,符合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饲养方法才值得推广和借鉴。

回归野化才是最终归宿

虽说大熊猫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人类要早,但对其而言,人类的大脑进化和智力发展速度可谓是“洪水猛兽”。重庆市丰都县出土的大熊猫骨骼显示,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已开始狩猎大熊猫。自此之后,人类便成为了与大熊猫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

我国对大熊猫的野外保护始于1963年,首先建立了第一批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包括四川卧龙、王郎、喇叭河和白河4个自然保护区。截至2022年,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增至67个,总面积达到336万公顷,有效保护了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只进食中的大熊猫

全国第四次野外调查结果(2011-2014年)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为1864只,受到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被分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有24个局域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个体数量少于10只的有18个,个别种群仅1-2只个体。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大熊猫繁育机会、基因交流机会大幅降低,仅1-2只的种群短期内面临巨大的生存繁衍压力。2018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旨在将33个局域种群联系起来,帮助大熊猫打破种群隔离并进行交配,从而丰富基因库。

另外,国家从1955年开始实施的大熊猫异地保护措施也颇有成效。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使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截至2022年,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673只。但圈养只是保护的起点,最终目标是放归。目前,我国已野化放归9只大熊猫,拉开了野外种群复壮的序幕。

不过,野化放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只人工圈养野化放归大熊猫“祥祥”,因打斗从高处摔落致死。随后,野化放归技术进入升级版本——“母兽带崽”培训,大熊猫“草草”带儿子“淘淘”的成功野化模式不断被复制。同时,动物学家附加优先放雌的原则,使7只雌性大熊猫成功融入有灭绝风险的小相岭山系野生种群,2只雌性大熊猫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种群。

至此,大熊猫保护工作者从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和建立生态廊道等方案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以期快速延缓灭绝风险,达到局域种群复壮,这也是异地保护的终极目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16年9月4日将大熊猫从“濒危”(EN)级别下调为“易危”(VU)级别。这次“降级”无疑是对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想说的是,大熊猫生存至今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我们应该把它当作终将回归竹林的“隐士”。也许,跟大熊猫不远不近的距离,互不打扰,才是与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物共存的最好方式。

【延伸阅读】

野外追踪大熊猫有些“重口味”

在野外,人们很难看到大熊猫,除非它们到访低海拔的乡村或山路,但这种情况很少。所以,动物学家进行野外调查,靠的是追踪大熊猫的痕迹,比如它们采食过的竹子、粪便及脚印。

大熊猫每天惊人的采食量和独特的摄食行为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大熊猫依赖灵敏的嗅觉来到竹林,咬断竹子后叼起来,一屁股坐下开吃,根本不顾及周边被压倒的竹子是否会硌着自己,即使排便也不起身。所以,如果发现这样的竹枝堆和随处可见的粪便,周边有大熊猫就确信无疑了。竹枝和粪便痕迹越新鲜,说明离它越近,这时必须保持绝对安静。

发现活动痕迹位置后,动物学家会使用移动距离区分法确定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并采集这个区域的新鲜粪便样本,通过测量咬节的长度来区分个体并确定个体数量。

咬节是指大熊猫粪便中未完全咀嚼和磨碎的成段竹茎,咬节的长度和形态被普遍认为具有个体特征。一般来说,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两只个体的粪便咬节平均值极为接近的可能性很小。幼年大熊猫的咬节长度一般在3厘米左右,成年大熊猫的咬节长度一般在3-6厘米,如果两只大熊猫的咬节平均值之差大于2毫米,就可以判断为两只个体,小于2毫米则判断为一只个体。足迹鉴定法可以直观确定不同个体,但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通常在雨雪天后采集足迹鉴定比较理想。

全国第四次野外调查除了使用“咬节—距离”法,还加入了基于DNA样本的个体识别方法,此方法不仅能够进行个体识别,还可以对该区域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科学保护野外大熊猫提供了基础信息。

基于DNA样本的个体识别方法要求在干燥或寒冷季节采集3天内的大熊猫粪便样本,并进行无菌操作,将洗脱的粪便表面黏液置于无水乙醇中保存,同时标记样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运输至实验室-30℃至-20℃保存。按照粪便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提取微卫星扩增和基因分型,所有微卫星位点上的基因型都相同或仅有1个位点存在差异的,则判断该样本来自同一只大熊猫个体的粪便。

(供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把大熊猫当“萌宠”?大熊猫需要这样的科学保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汪丹

流程编辑:u02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